一 关于亲情和爱情
影片的是以两主人公的故事展开,一个是特警,因父亲被犯罪分子杀害,打击捕获犯罪分子成为他人生的唯一目标,家中的墙上贴上重点通缉对象,每攻破一个便用红叉划去。爷爷高龄,本该安享老年快乐过活的他,每日独自在花园读报,了解新闻,却成为是最大的消遣,这是他了解他的方式,忧虑,害怕,“某天的新闻是孙儿不幸的消息,如同自己儿子一般”这些想法充满了他的脑袋。所以爷两相聚时,常会为地上的烟头争执。他规劝他放弃复仇,屡屡不通,只好说“我是一个很健康的老人,我已经失去了儿子,我不能再失去孙子”劝不了,命令就成了最后的方式:你不爱自己,不顾及自己安危,但你要爱我。
当走过餐厅,和女服务员对话很有趣,男:我们约会吧?女;不,虽然这是你第16次约我。男:你从来都没答应过。女:所以我看到你带无数女的来过。一心复仇的他即使大龄,建立一份稳定的情感关系确是奢侈,每次带的女人,不过是为了爷爷,走个过场罢了。如此平静的对话,他一直邀约她,她一直在照顾她爷爷,在身边默默支持他,她知道他的心愿
『暴力街区』
翻拍2004年的《暴力街区》和《暴力街区13:终极》,
只不过是把地点改了,
感觉就是把同一部电影又看了一遍,
场景设置都差不多,
剧情就是把前两部合二为一,
但是翻拍的可谓一塌糊涂,
远远不及前二部,
完全不明白这翻拍的意义何在。
『暴力街区』翻拍04年的《暴力街区》和《暴力街区13:终极》,只不过是把地点改了,感觉就是把同一部电影又看了一遍,场景设置都差不多,剧情就是把前两部合二为一,但是翻拍的可谓一塌糊涂,远远不及前二部,完全不明白这翻拍的意义何在。【4或5分】
看美版《暴力街区》,不得不提两个人,其一是感谢吕克·贝松,这位法国导演凭借自己多年的执导生涯,不但导演了很多部脍炙人口的佳作,也编剧/监制了很多简单明快动作电影,凡是有吕克贝松参与的电影,最起码会保障相应的观影效果,属于市场需要的那种电影。其二是缅怀保罗·沃克,本片是这位动作片男星最后一部拍完的电影(《速度与激情7》只拍了一半)结尾字幕还出现“缅怀保罗·沃克”的字样,飙车男的风采故在。逝者已去,不宜过度消费,还是来关注电影本身。
美版《暴力街区》翻拍自法国的《B13区》,后者同样是吕克·贝松编剧/监制的作品,在国内知名度很高,也被盗版碟翻译成《暴力街区》,所以千万不要弄混,8月1日内地公映的是美版《暴力街区》,虽然是翻拍,但并不是以前那部。为什么开篇要感谢吕克·贝松呢?因为这位法国电影人为动作电影史上留下了太多注脚,从当年导演的《尼基塔》、《这个杀手不太冷》,到编剧/监制的《非常人贩》系列和《的士速递》系列,将飙车动作片成功的发扬光大
保罗·沃克遗作《暴力街区》激情上映(图)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qhxzb.com/555/id-1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