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兰登教授在研究符号和历史方面赫赫有名,曾经解决过很多棘手的问题。在游泳的时候,受到了梵蒂冈的一名警察邀请,参与保卫教廷的事件当中。与此同时,还有就是在北欧研究反物质的维多利亚和他的合伙人受到了不明人物地攻击,他的研究伙伴眼睛被挖出来残忍杀害。维多利亚博士也被邀请来到梵蒂冈,因为据说梵蒂冈的恐怖事件就和爆炸有关。
真的是事出紧急,教皇刚刚离世,现在梵蒂冈处在教皇真空的状态,而且教皇选举进入关键阶段,四名最有可能的教皇候选人全部被抓走。恐怖分子声称自己的是光照派的
上上周六吧,据说是法国的首映,两个半小时,一包MAX爆米花,一桶MAX芬达,整体感觉还不错,影厅黑暗的压迫感跟剧情结合有更强的效果,尤其是红衣主教列队进入教堂那段,厚重的配乐配合精致的礼服特别有宗教的仪式感,故事虽然不如小说情节上丰富,不过大点都有。
算来好象是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见汤姆汉克,明显感觉岁月如刀刀刀催人哇,跟cast away相比皱纹好深哇,不过反正他也不是走型男路线的,无所谓了。
最让我暴躁的是,伊万麦奎格在这片子里完全被浪费哇!一点发挥的空间都没有,没看《猜火车》先看这片子的千万不能直接否定他哇!
其实咱们这种窝家里看惯B片C片惯食各种重口味的再看这片子就有点糟蹋了,我的邻座友人在炮烙那段一直捂着眼,我完全没感觉哇T_T
西方人对于这种涉及宗教的片子好像都比较热衷,起码我那场上座率肯定超过九成。看完这片子最大的收获就是下定决心明年去趟意大利,最后说一句,伊万演配角,太奢侈了吧?
宗教这玩意就是自欺欺人的,还真有那么多人把它当回事,煞有介事的拍成电影,看完不过是个侦探片而已。汉克斯陪着朗-霍华德连续搞了两部这样催眠的玩意,你们不累,观众也真的累了。朗-霍华德当年一部《美丽心灵》投机奥斯卡成功,似乎真的是大导演了,可惜后来的作品质量低下;汉克斯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还在装高深,扮专家,真的看得观众很累。电影看完了就是觉得梵蒂冈的宗教真是有钱呀,内里一定腐败肮脏至极,教皇一个个装模作样,装的很高深,其实个个是亿万富翁,生活糜烂奢侈。伊万同学扮演腹黑大反派,倒没觉得他又多坏,反倒希望他可以成功当成教皇,这样的话我会为这部电影加一星。
2009.6.28
看了,感觉很不错!在迅雷上一共6集,看到第5集时我想都应该知道罪犯是谁了!很明显!感觉比达芬奇密码好理解!也可能那是第一次看宗教类的电影,理解起来很费劲!呵呵。。。不过都说书比电影好看,我没看过书,因为对我来说电影更容易看完!可能书上描写的会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吧!有机会我会拜读一下的!对于宗教历史我还是很有兴趣的!只是没有仔细的研究过!如果我还有暑假的话,相信会看大量的资料!圣经,众神,上帝,派别。罗马!欧洲的文化有时候很令人费解!很简单的事情,要牵扯到那么多的人力。。。上帝真的存在吗?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
与“达芬奇密码”相比差太远了。艺术和宗教内涵很少,基本上就是借用了一个“光照派”的说法,从头到尾都是指来指去找方向,还搞一个“反物质”。我看不应该叫“天使与魔鬼”,叫“宗教与科学”好了,还有教育意义。
片长才二个钟,看完不能说是烂片,也不能说冇的弹。为了同梵蒂冈教廷妥协,很多东西被和谐掉。
人物的重心都给了兰登教授,以汤姆汉克斯现时的年纪和身段再出演风流倜傥的教授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住的,兰登书卷气一直不足,只会掉书袋。干脆让汤姆叔一直留在荒岛演余生好了。
派翠克牧师才是我心中的男一,丹布朗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来塑造这个精分,连书名都指向了他。可伊万同学居然在电影里无处发挥,这是我对编剧最大的不满!
原著有这样一段:一切都似凝固了。
“卡洛……?”莫尔塔蒂就要崩溃了,“教皇的孩子……就是你。”
就在那一刻,教皇内侍对宗教信仰的热情慢慢消退了。他站在祭坛上,瑟瑟发抖,身子倚在米开朗琪罗的杰作《最后的审判》上。他感觉好像看到了地狱。他猛地跪在地上,发出一声痛苦的哀号。
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
当年我看完达密从影院出来,仍为能亲眼在银幕上见到那些灿烂的艺术史和宗教史而激动。可这部让人记住了什么,就那反物质天空大爆炸,看看启示录预言的末世景象嘛?书中最重要的不是善恶交缠的人性吗?
我本完全,不顾自己;…
【天使与魔鬼】比我想像中的要好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qhxzb.com/555/id-69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