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平缓,剧情前半段铺垫较长。
剧情展现的一个时刻发生着的社会无解议题,丈夫的处境是现实中许多女性所面临的。如果性别互换,舆论和观众会是怎样的呢?但正因为是一位男性,并为此自杀,才会让观众觉得这不可相信,才有了审判。
夫妻的那场争吵,女主始终思维清晰,情绪稳定,而丈夫这边是精心的策划与引导,却还是不知所云,思维混乱,总结起来就是耍赖与诋毁,但有一点他很清晰,将自己的一切失败与不得志都归咎于自己的妻子,归咎于对家庭的牺牲。而女主这边,在争吵的时候,还会去顾及他的情绪
我一直在等一个反转。如果有人和我一样,是抱着纯追求感官刺激,想看一部反转不断的悬疑罪案片,那就得失望了。
事实上,我觉得这个“望”“失”得好,毕竟类似的影视刺激已经很多了,看过也就过去了。但生活是实际的,我们不仅需要在影视作品里超越或短暂逃离它,我们更需要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得到一些关于它的启示、思考,或者映照。
而这部影片就属于后者,它向我们血淋淋地揭示了一段处于婚姻中的两性关系,是如何在永远无法同频的歧路上渐行渐远的,但同时他们又像原地打转的那只大象一样长久地受困于原地
因为太能共情丹尼尔,看完心情好沉重好复杂。
首映的海报上有一句话“揭开婚姻的真相”。其实电影的主角是丹尼尔,整个审判是在为丹尼尔揭开婚姻的真相。我们能看到的也许是家庭的真相。
而我从没见过一个非传统设定的和谐家庭——除非拥有巨大的经济财富,可以让家庭外的成员去负担合作后的协同压力。因为一个稳定的家庭,必然建立在某种各自认同的精准分工上,要么是某耕某织,要么是某主内某主外。但绝不可能是志同道合的灵魂伴侣——尽管这是自由恋爱时代人们最为推崇的,因为让谁为家庭牺牲
导演茹斯汀·特里耶在接受采访时说:“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推理片,但我认为它主要是一部关于夫妻关系的电影。”
婚姻是被反复讨论、书写、拍摄的主题,要想拍出新意、拍出深意,并不简单,但我觉得特里耶做到了,且做得非常出色,值得在大荧幕上观看。尤其是那场夫妇二人的争吵,只用了短短10分钟,就拍出了这段婚姻带给夫妻两人的疲惫感和无力感,令人唏嘘。
悬念贯穿始终,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部电影之所以吸引人,首先在于它贯穿始终的悬念。
电影从丈夫萨穆埃尔的坠楼开始,随后
楼梯上的神秘人
神秘人的吵闹
一圈离场过后直接死去的丈夫
这……《重建》么,难怪了。
盲儿子,贴胶带
一副面具的眼镜律师
不擅长安排时间,很难展开工作。
50美分的《皮条客》
“因为有的时候你看着我,就像现在这样,仿佛是审判我一样。”
“我只希望我这样做就可以让你继续当个孩子,做孩子做的事,再久一点点。”
给我了一个新的感觉,好片子有点像扔资料包(人物关系,过往),在主线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或线性或非线性)扔出来一个。【和情人律师的交谈】。
我们常见的交流状态
坠楼死亡的剖析:只是灵魂伴侣,不是生活伴侣吗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qhxzb.com/555/id-49104.html